
我們經常發現學生處于緊張或焦慮狀態,最明顯的跡象是行為不當、情緒失控、負面評論以及焦慮不安的動作,如坐立不安、腿腳晃動、握緊拳頭。教師應該立即對這些信號做出反應,引導學生對心態進行自我調節,否則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效果將大打折扣。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學生在情緒失控時發生了什么。那時,大腦正在釋放皮質醇,它通常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當我們遇到壓力時,皮質醇的釋放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做出反應,從而應對危險,但這是有代價的,它會讓大腦處于“非清醒”狀態。
想象一下,你正在海中沖浪,突然不遠的地方有一條魚翅從水里冒出來,朝你快速游來。這時,你會立即釋放兩種化學物質——皮質醇和腎上腺素,要么和鯊魚搏斗一場,要么趕快逃跑,要么靜止不動希望鯊魚對你失去興趣。無論你的反應如何,由于皮質醇水平升高,你都會陷入壓力、焦慮、不確定和恐懼。
現在,讓我們回到學習環境中的情況。一堂課結束時,兩名學生得知他們的科學考試成績不佳,這雖然不是鯊魚來襲那樣生死攸關的情況,但是生理反應是相同的。學生的皮質醇水平升高,他們很焦慮,這種心理狀態讓人失去清晰的判斷力和有意識的思考。當他們進入第二堂英語課后,這兩個學生明顯感到不安,一個在座位上開始哭泣,另一個則將書包扔在地板上并用拳頭擊向桌子。對于教師來說,在上課之前識別這些信號非常重要。
學生們經常困惑于自己大腦的復雜,并經常誤解它,為了讓學生了解他們的大腦如何運作,需要教他們一些大腦功能的知識,比如杏仁核、前額葉皮質和海馬體。
杏仁核可在必要時指揮快速反應,比如戰斗、逃跑或靜止不動。當杏仁核檢測到威脅時,它的反應速度比前額葉皮質(負責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海馬體(負責細節記憶并存儲記憶)的響應速度快。因此,學術工作最需要的兩個大腦區域被繞開了。結果,焦慮、壓力或恐懼的心理狀態就會導致不良的決策,無法清晰思考,并產生沖動的行為。
因此,學習如何使自己平靜下來非常重要,下面提供一項簡單有效的減壓技術,它可以減少負面沖動和情緒,教師可以利用它引導學生進行更清晰地思考和學習。
讓我們回到英語課上兩個心煩意亂的學生那里,他們還沒準備好學習,教師可以花幾分鐘時間引導他們回到平靜的狀態。
這個過程以學生為中心,需要4到6分鐘。接下來,我做一個完整的示范,但是要注意,最重要的是學習這個技術的方法,語言可以隨機應變。
如果你有一個輔助教師,你可以讓他帶著心情不好的學生到走廊或專門的減壓區域進行下面的過程。或者,你也可以將其作為全班的整體活動,提供給任何可能心煩的學生使用。
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恢復平靜:說,“我注意到你真的很沮喪。讓我們一起慢慢呼吸一分鐘,以便控制你的沖動。”
引導學生意識到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說,“現在你的大腦和身體正在發生什么?告訴我你的感受和想法,是否準備好集中精力學習并保持冷靜。”
讓學生改變他們的想法:說,“花一分鐘,閉上眼睛,緩慢地呼吸,然后想一些讓你開心的事情。你告訴過我你很愛奶奶新鮮出爐的餅干。當你聞到餅干的味道,品嘗餅干,感受烤箱里的溫暖時,不妨回想一下走進奶奶家的平靜心情。”
給學生積極的反饋,讓他們冷靜下來:說,“現在睜開你的眼睛。你感覺怎么樣?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時間安定下來,請告訴我。在這一點上,你應該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高興和興奮。”
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重新集中精力:說,“花點時間為自己做點什么。出去散散步,透透氣,或者跟我說說那天晚上你的棒球比賽。”
讓學生反思未來:說,“下次當你有這種感覺,而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能告訴自己些什么,以便掌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并使自己處于理智的狀態?”
壓力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更深層是一種大腦反應的生理狀態,當我們從腦科學視角去看待壓力時,我們就更能理解這種心理現象,并從更高維度尋找適切的改善方法。因此,每位教師其實都應該懂一點腦科學,在適當的時候應用到教育教學中,或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咨詢熱線(周一至周五9:00~18:00)
18839581212